随着各地晚会节目单陆续公布炒股如何利用杠杆,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,贾玲居然不在其中。
作为八次登上央视春晚的常客,贾玲向来都是观众们最期待的一员。
而对于这种情况,王晶就像是早有预料般的道出了她不红的真相。
她到底做了什么,为什么会从各个节目单中消失?
贾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湖北襄阳家庭,父母都是化肥厂的普通工人。
小时候她最喜欢做的事情,就是模仿电视中的演员,尤其是相声演员的表演。
虽然家里并不支持她走这条路,但她依然决定不顾一切地追逐梦想。
展开剩余87%12岁那年,贾玲离开家乡,进入武汉的艺校学习表演。
18岁时,贾玲一人来到了北京,梦想着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深造,然而她与梦想的高等学府擦肩而过,连连失败让她几乎感到崩溃。
可即便如此,她也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梦想,为了能在北京生存下去,她一边做兼职一边备考。
当她好不容易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后,她的父母却不想继续供她读书了。
就在这时她的姐姐放弃了自己的学业,贾玲最终如愿以偿。
虽然贾玲的初衷是做一名戏剧演员,但命运似乎开了个玩笑——她意外进入了喜剧表演班。
起初她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,认为这条路并非自己理想的方向。
然而冯巩等相声大师的悉心教导,让她逐渐发现了相声的魅力,最终决定全力投入这片未曾涉足的领域。
在师傅的引领下,她获得了大量的机会,同时也在相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并在全国相声大赛中取得了辉煌成绩。
之后她的喜剧之路就越走越顺,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接连登上春晚舞台不说,综艺代言更是接到手软。
然而就在人们以为,她会在喜剧这条路上走得更高时,她却突然转变了自己的身份。
2015年贾玲正式进入导演行业,开始尝试跨界做电影。通过电影《你好,李焕英》,她不仅成功挑战了导演这个全新的身份,而且一炮而红。
这部影片不仅票房惊人,更成为了她转型成功的标志。
不过与她喜剧演员身份相比,导演工作要求她不断挑战自己的创作能力,并面对更为复杂的行业竞争与市场需求。
尽管如此贾玲并没有因压力而退缩,反而不断推动自己的创作,尝试从导演的角度讲述更深刻、更有温度的故事。
她通过将个人亲身经历融入电影,打破了传统的喜剧电影框架,创作出了与自己过去形象截然不同的作品。
可她的成功并未能完全逃避外界的批评,这两年她减肥的举动成为了媒体和公众讨论的焦点。
减肥前贾玲以胖乎乎的身材、憨态可掬的笑容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喜剧代表。
随着她逐渐瘦身,观众对她形象的变化提出了质疑。
一些人认为,贾玲通过减肥来迎合市场对女性外貌的偏见,失去了她曾经的亲和力和真实感。
这样的前车之鉴在娱乐圈不是没有,香港导演王晶甚至还对此做过评价,说喜剧演员一旦减肥变瘦就不好笑了,这种情况一定会影响她的职业生涯。
所以很多人都担心,贾玲这么做是不是想放弃喜剧舞台了。
但与其说她没有被邀请,不如说她主动选择了暂时退出。
因为对于贾玲来说,春晚这样的节目已经无法满足她继续突破自我的需求。她的眼光,早已不局限于这个狭小的舞台,她正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。
或许对于别人来说,贾玲有些变了,可对于贾玲来说,坚定自己的想法,才是最重要的。
而在娱乐圈中,像她这样坚定自己想法的人并不少见,赵丽颖就是其中之一。
作为中国内地的一线女演员,赵丽颖的奋斗历程堪称传奇。
过去娱乐圈有一种普遍的说法:圆脸女孩很难成为女主角,尤其是在传统的影视剧中,圆脸被认为局限了角色的表现力,不能演出大气的女主形象,只适合演一些丫鬟、女儿或者妹妹的角色。
许多人曾因这一玄学而放弃了圆脸女演员的机会,但赵丽颖却始终坚持认为,演员的价值应当由演技和角色塑造力来定义,而不是脸型。
在她的坚持下,最终迎来了属于她的转机——《陆贞传奇》。
这部作品不仅让赵丽颖第一次担任大女主,也让她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全国,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。
2014年,赵丽颖当选为第10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金鹰女神,这一荣誉本应是职业生涯的新起点。
但在业内金鹰女神却不是个太好的东西,他们常说得了金鹰女神的人,事业会暂时低谷。
然而赵丽颖用她的努力打破了这一规律,2015年她凭借仙侠剧《花千骨》再次突破自己,创下中国内地周播剧的收视纪录。
而她本人也靠着这部剧获得了不少提名,摇身一变成了顶流。
接着她又继续突破自我,2018年她在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中饰演盛明兰,再度凭借精湛的演技和角色的深度,获得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。
很多人曾说电视剧的名字如果带有XX行的字样,很可能会扑街,而她和林更新领衔主演的《与凤行》却以极快的速度打破了所有榜单记录,成为了又一热门剧集。
别人可能是拍什么火什么,但赵丽颖拍什么,便能成就什么。她的职业生涯,完全是她自己亲手打造的传奇。
信息来源:
百度百科贾玲、赵丽颖
上官新闻《贾玲接受鲁豫专访透露终极梦想:自己深受《武林外传》的影响》
发布于:山东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