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咱们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里,猴子可不只是调皮捣蛋的象征,它们还机灵得很,有时候力量也大得惊人。你能想象不配资炒股交易网站,有个神仙和孙悟空结拜之后,感情深到不行,都舍不得分开?后来呢,在雷音寺里出现了个“成佛的猴子”,这人到底是谁?这里面藏着啥秘密呢?今天咱就来好好琢磨琢磨。
地仙之祖的奇怪表现时间回到几年前,唐僧师徒几个去西天取经,走到了五庄观。在那儿,因为人参果树闹出了一场大动静,孙悟空和地仙之祖镇元子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架。可谁能想到,打完之后,两人居然不打不相识,还结拜成了兄弟。
不过,镇元子之后的表现可太让人摸不着头脑了。唐僧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,镇元子特别舍不得,紧紧拉着孙悟空的手,一留就是五六天,死活不让走。
展开剩余88%要知道,镇元子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,有“与世同君”的称号,连观音菩萨都得敬他三分。这么厉害又超脱世俗的仙人,咋会对刚结拜的兄弟这么依依不舍呢?这里面肯定有事儿。
打不死的石猴想要弄明白镇元子为啥这样,咱得先清楚孙悟空到底是啥来历。这只石猴可不是一般的妖怪,他是天地孕育出来的灵物。那块生他的仙石,在天地间吸收了好几万年的日月精华,所以孙悟空天生就有特别厉害的本事。
他在菩提祖师那儿学本事,才学了十年,就学会了七十二变。就靠这本事,他大闹天宫,闯进了灵霄宝殿,后来在取经路上,也靠着这本事,一次次化险为夷。
在五庄观那次打架,镇元子的袖里乾坤可厉害了,两次把孙悟空装进袖子里。可每次都拿这调皮的猴子没办法,孙悟空总能用变化的本事逃出去,镇元子就像抓风一样,根本抓不住他。
就因为这场打斗,镇元子好像发现了孙悟空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。
六耳猕猴之谜在取经后半段,突然冒出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。有只猴子和孙悟空长得一模一样,声音、气息,就连会的神通都没啥区别,孙悟空那些亲师弟都分不清谁真谁假。
这只猴子说自己才是真的齐天大圣,跟着唐僧的那个是冒牌货。他对孙悟空以前的事儿门儿清,甚至有些只有孙悟空自己知道的秘密,他也知道,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说的是不是真的。
这只神秘的猴子就是传说中的六耳猕猴。按照佛经里讲的,六耳猕猴可厉害了,他能听清楚各种声音,能弄明白各种道理,还能知道过去未来的事儿,啥都懂。简单说,他有预知未来的本事。
可这就有个想不通的地方了:既然六耳猕猴能预知未来,那他咋还敢大摇大摆地去灵山呢?他应该知道去了灵山是啥结果,知道自己最后会死在雷音寺前面。一个能知道未来的家伙,为啥还主动去送死呢?
还有更奇怪的,这六耳猕猴在《西游记》里就出现了这么一回,之前压根没人提过他,就好像他是专门为了这场和孙悟空的对决,才突然冒出来的,这不得不让人多想。
无法复制的宝物在这场真假美猴王的争斗里,有两样宝贝特别值得琢磨。第一个就是金箍棒。孙悟空的金箍棒,那可是大海龙宫里的镇海之宝,叫如意金箍棒,重一万三千五百斤,可不是一般的兵器,是传说中的宝贝。
这金箍棒能变大变小,想咋样就咋样。平时能变成一根绣花针,藏在孙悟空耳朵里,打架的时候,一下子就能变得好几丈长。更绝的是,它能随着主人的想法变轻重。这么神奇的宝贝,在三界里那肯定是独一无二的。
那问题就来了:六耳猕猴手里的金箍棒是从哪儿来的呢?要是说他能模仿孙悟空的样子和声音,还说得过去,可这金箍棒咋解释?难道天地间还有第二根一模一样的如意金箍棒?
还有紧箍咒这事儿。当年如来给唐僧的紧箍咒,能管住孙悟空,那另一个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又是咋来的?要是说这是假的,为啥他也会被紧箍咒控制?要是真的,那如来为啥准备两顶金箍呢?
反常的结局咱们再回头看看雷音寺前面那场大对决。两个孙悟空从地府打到天庭,又从天庭打到灵山,谁也打不过谁。天庭那些神仙,也都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。
这一架打了整整三天三夜,天地间到处都是金箍棒闪出来的金光。两个孙悟空打得你死我活,一招比一招狠,可就是分不出胜负,最后没办法,只能请如来佛祖来判断。
如来的做法挺奇怪的——他就用个钵盂把其中一个压住,然后让另一个把压在钵盂下面的猴子打死了。这处理方式,实在让人想不通。要知道如来本事那么大,他的火眼金睛能看穿一切假的东西,难道他真的分不清真假?
还有,为啥要让另一个孙悟空亲手打死自己的“对手”呢?要是说这是为了证明谁是真的,这方法也太随便了吧。毕竟,真的孙悟空会对“自己”下这么狠的手吗?
惊人的真相咱们换个思路想想:要是死在钵盂下面的才是真的孙悟空,活下来成佛的是六耳猕猴,是不是所有事儿都能说得通了?
咱们来理一理这几个关键地方:首先,六耳猕猴能知晓过去未来,所以他知道自己最后能成佛。这就能解释为啥他敢去挑战“真”孙悟空了,因为他知道自己肯定能赢。
其次,真正的孙悟空性格特别倔,不服管,在取经路上,经常和唐僧闹矛盾。从大闹天宫那会儿开始,他就一直不想被束缚,就这脾气,肯定不太适合当佛门的护法神。
再然后,灵山需要一个听话的猴子来维护佛门的威严。一个能被掌控的斗战胜佛,肯定比一个随时可能造反的齐天大圣更有用。
最后,说不定如来、观音他们几个一起策划了这场“狸猫换太子”的事儿。他们找了个特别合适的替身——六耳猕猴。这只猴子本事大,还能把孙悟空模仿得一模一样,最重要的是,他愿意听佛门的安排。
这样也就能明白镇元子当年为啥那么舍不得孙悟空走了。镇元子是地仙之祖,早就看透了世间的事儿,可能他早就看穿了这个局。但是天机不能随便泄露,他没办法直接说,只能用一直挽留孙悟空的方式,来表达自己的担心。
他知道,这个新结拜的兄弟马上要面临一场生死大劫难。可他作为地仙之祖,改变不了天命,只能用这种方式,表达自己的不舍。
结语当然啦,这只是对《西游记》的一种解读。这书里留下了好多让人琢磨不透的细节,每个人看,可能都有不一样的想法,都能看出不同的真相。
说不定这就是吴承恩的用意。在这个到处都是隐喻的故事里,他想告诉我们:表面看到的东西,不一定是真的,背后可能还有更深的真相,而且真相也不一定是我们以为的那样。
就像镇元子最后的不舍配资炒股交易网站,还有雷音寺前那场对决,真相就像被一层又一层的雾盖住了。咱们琢磨这些真相的过程,就是《西游记》最吸引人的地方 。
发布于:山西省